(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吴永荣
“假如”一个普通不过的字眼,常被人们用作诸如“如果”“要是”“也许”等类似文意和闲聊中,有时也会用来为自己或他人设定美好的向往或调侃或讥讽。今天,笔者要向读者叙述一件事,假如有一位扬中籍现旅居荷兰王国的华裔向我索要一份 《扬中日报》,也许有人会觉得愕然,然后便会追问一个答案,很普通的一份报纸到底有什么值得索要的价值呢?其实,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感动人心的故事。
时间要回到去年5月17日,《扬中日报》刊载了我的文章《姚俊之和“鲜大王”》,《扬中人》杂志也转载了该文。今年7月的一天,报社的一位记者给我发了一条信息,称有位读者询问我的电话号码,我没有半点犹豫,迅速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发给报社记者。几天后,我接到来自北京的自称杨先生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有一位现在荷兰的姚姓女士欲与我联系。大约一个星期后,姚女士果真从荷兰打通了我的电话。通话中,手机上3次显示“你接听的电话系境外来电,请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字样。我与对方交谈了20多分钟,姚女士称:她是姚俊之的女儿,很想了解其父从台湾回大陆以后的情况,并希望相互添加微信。我觉得对方态度十分诚恳且熟练的普通话里夹杂着扬中语音,并答应了她的要求。经过交谈,我才知道原来姚女士系姚俊之的另一个女儿。
姚俊之,扬中永胜乡人氏,民国时期上海滩红极一时的大商巨贾,凭借自身的努力,先后在上海创办了新星西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面粉厂”、“鲜大王”调味品厂以及“美的花”牌化妆品厂。因其产品质量上乘且价格适中,很受人们欢迎。姚俊之先生由此名声鹊起,让许多人刮目相看。他与扬中籍在沪人士联系颇多,并曾招录数十名家乡人到其所办工厂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捐助抗日部队一部分药品,还曾资助家乡抗击水患灾害,为扬中旅沪同乡会成立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之一。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1947年初,姚俊之与堂兄前往台湾考察后又在当地开办了“鲜大王”调味品厂,鼎盛时企业拥有资产三亿多台币,其产品还打入了东南亚诸多国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姚俊之也因此被推举为台湾 (中华)酿造业理事长。然而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姚俊之去台湾后再也无法回到大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姚俊之携带“鲜大王”调味品赴日本参加国际展销会,其产品被小人做了手脚后被当地检验出有害成份,不仅产品被没收倾倒于大海且被日本媒体大肆渲染。回到台湾后,“鲜大王”从此一蹶不振。姚俊之打发妻子王梅珍先回上海,在清算企业往来后于1984年上半年亦回到上海其女儿家中与老伴共度晚年,其在台湾所生的女儿姚治蓁移居荷兰。不久,姚在上海的女儿姚治藩给扬中县委对台办公室来信称其父欲与家乡政府部门商谈有关事项。时任县委对台办公室主任的我与县委统战部的一位领导赴上海随即拜访了姚俊之先生夫妇。姚俊之当时提出到家乡再建 “鲜大王”调味品厂的设想。考虑到他当时年逾古稀且缺少资金,我们安慰他以保重身体为要,办厂的事待后再议。1989年6月,年逾八旬的姚俊之先生在上海病逝。
作为姚俊之的女儿姚治蓁对其父后来的情况一无所知。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年代,姚治蓁在网络上看到了我的文章,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按照姚治蓁的要求,我将刊载《姚俊之和“鲜大王”》的《扬中日报》和《扬中人》杂志邮寄给北京的杨先生,再由他转寄给姚治蓁。一个多星期后,她发微信给我称已经收到了我寄出的物品并表示谢意,还提出打算适时回扬中寻根问祖,希望我能作为她的向导。
笔者已经通过微信将收集到的姚俊之当年在上海的资料和照片以及介绍扬中的影像资料发给姚女士,期盼她有朝一日回小岛观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