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三星堆等遗址重要发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新证据

2023-07-28 14:00:56来源:封面新闻


(资料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7月28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在发布会上表示,“考古中国”项目实施以来,浙江良渚、陕西石峁、四川三星堆、河南二里头、西藏夏达错、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等遗址取得重要发现,为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崭新的实物证据。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图片来源:国新办

据了解,“考古中国”是国家文物局设立的重大考古研究项目,目的是围绕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开展联合攻关,以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认识。

闫亚林介绍,2018年,国家文物局提出长江下游河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等三个先导性项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2020年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申报管理指南(2020年-2035年)》,系统部署5大关键领域、11个重点方向的研究项目,包括早期人类和现代人起源、早期社会、文明与早期国家起源、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与早期王朝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式与发展;聚落与城市考古、水下考古等。截至目前,已立项夏文化研究、石窟寺考古等18个重大项目,批复实施427项主动性考古项目,涉及153个遗址,覆盖24个省(区、市),93家考古机构的110余支队伍参与其中。

闫亚林表示,通过实施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一是推动重大领域、关键问题取得进展和突破。区域性文明进程研究全面推进,考古工作薄弱地区、冷门领域短板得以补强。二是促进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考古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密切合作,课题意识和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广度、深度不断拓宽。三是建强考古队伍。央地、校地、省际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在合作攻关中脱颖而出,队伍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四是以史育人成效显著。“考古中国”平台已发布75个重要成果,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好评。

标签:

今日热门
More
供应
返回顶部